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夜晚常常是灵感涌现的时刻。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首诗《夜书所见》,正是这样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它由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创作,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所见所思。
原文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开篇便以“萧萧梧叶”和“江上秋风”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以及旅途中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知有儿童挑促织”,这句通过想象中孩童捉蟋蟀的场景,反衬出自己作为成年旅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将目光聚焦到远处的一盏灯火,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着远方还有温暖的存在,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希望与慰藉。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瑟瑟的梧桐树叶随风飘动,送来阵阵寒意,
江面上吹来的秋风触动了我这个异乡人的思乡之情。
我知道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捕捉蟋蟀,
深夜里,在篱笆旁边有一盏明亮的灯光。
这样的翻译尽量保持了原作的情感基调,并且力求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领略这首诗的魅力。希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都能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那份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