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节以小班幼儿为对象的绘本教学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说课。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细节、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一、教材分析
《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儿童阅读的经典绘本。书中通过一个简单却充满悬念的情节展开:一只小猪发现自己的大饼被咬了一口后,依次询问不同的动物朋友(如小鸟、兔子、狐狸等),试图找出究竟是谁偷吃了它的食物。每一页都附有清晰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描述,画面色彩鲜艳且富有童趣,能够迅速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学情分析
小班的孩子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并乐于参与互动性强的游戏活动。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特别注重了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结合,力求让每位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同动物咬痕的特点;
2.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探究欲望,学会友好交流。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体验法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进行授课。例如,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会邀请几位小朋友扮演书中的角色,让他们用肢体动作再现情节;同时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们大胆猜测结果。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早餐的小视频作为开场白,引出“大饼”这一主题;
2. 初步感知:教师完整地朗读一遍故事,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展示;
3. 深入探讨:分组讨论每个角色的行为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
4. 实践操作:组织手工制作“大饼”,并模拟各种动物咬痕效果;
5. 总结延伸:回顾整本书的重点内容,并布置家庭作业——回家找找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做类似实验。
六、预期效果
我相信经过这样精心准备的一节课下来,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新知识,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师生之间更加紧密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提出。谢谢!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希望它能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有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地方,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