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著作。它以阐述孝道为核心,强调孝为百善之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以下为《孝经》全文及其现代汉语译文,供读者学习与参考。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曾子在一旁陪伴。孔子说:“古代圣王有着最崇高的品德和最重要的法则,用来治理天下,使百姓和睦相处,上下级之间没有怨恨。你知道这些吗?”
曾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愚钝,怎么能够理解呢?”
孔子说:“孝道,是道德的根本,也是教育产生的根源。我们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有所损伤,这是孝的开始。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实践孝道,并在后世扬名立万,让父母因此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以上即为《孝经》开篇部分的内容及译文。《孝经》不仅是一部伦理学的经典文献,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智慧,践行孝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