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登高》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登高》教学设计,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5 17:51:5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背诵并理解杜甫的《登高》,掌握其基本的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表达的情感内涵。

- 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 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感。

- 探讨诗歌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括《登高》的原文及注释)

-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

- 杜甫其他相关作品的摘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文人登高的视频短片,引出话题:“古人在登高时往往有怎样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经典之作——《登高》。”

初读感知:

1. 教师朗读全诗,并解释题目含义。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每句的大意。

3.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读品味:

1. 解读意象:

- 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出现的主要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等),并讨论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

- 结合注释进一步了解这些意象的文化背景。

2. 探讨情感:

- 讨论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所流露出的情绪变化。

- 联系杜甫生平事迹,思考他为何会有如此深沉的感慨。

3. 合作探究:

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汇报给全班同学。

拓展延伸:

展示杜甫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片段,让学生感受作者一贯的思想风格。

总结回顾:

请几位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

布置作业:

1. 背诵《登高》全文。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它对你生活产生的启示。

板书设计:

- 《登高》教学设计

- 主要意象分析、情感探讨、社会背景介绍

- 关键词:杜甫、登高、自然景观、人生哲理

通过这样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千古名篇,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