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我刚升入高二,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课业压力大,朋友关系复杂,连我妈都说我像被抽了魂一样,整天无精打采。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事情要从一次班级活动说起。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郊外研学,地点是离市区不远的一个山间小镇。说是研学,其实也就是去“玩”,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放松心情、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我原本对这种活动毫无兴趣,甚至有点抵触,毕竟和一群“不熟的人”一起走一天,想想就烦。
但这次不同。因为班里有个叫小林的男生,平时总爱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还特别喜欢自拍。他一听说这次活动,就开始在群里各种“拉人头”,说什么“这次绝对比上次有趣,有山有水还有烧烤”。我本来想拒绝,但看他发的照片——一个歪着脖子笑的自己,配上“人生难得几回疯”几个字,我竟然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出发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们坐大巴车一路颠簸,路上大家叽叽喳喳,气氛比想象中活跃得多。小林坐在前排,手里拿着手机,一边拍照一边给我们讲他之前“脑残游记”的经历,什么在山上迷路、被野狗追、半夜爬起来看星星……听得我们哈哈大笑。
到了目的地,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我和小林、阿强、小雨一组。我们被安排住在一间小木屋里,屋外是一片竹林,晚上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是在唱歌。第一天晚上,我们围着篝火聊天,小林突然说:“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迷路了,会怎么样?”
这句话让我愣了一下。我想起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野外露营,那时候我觉得很酷,但现在想想,可能真的会遇到危险。可小林却笑着说:“别怕,有我在,我可是‘脑残游记’的主角,不会有事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决定去附近的小山探险。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小林还在不停地拍照。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天突然阴了下来,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我们赶紧往回走,但山路泥泞,走得慢极了。就在我们快要到山顶时,小雨不小心滑了一跤,脚扭了。
我们慌了神,小林立刻蹲下来看她的脚,然后掏出手机说:“我打电话给老师。”但手机信号不好,根本打不出去。这时,我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视频,说的是在野外遇到突发情况该怎么办。我深吸一口气,对大家说:“别慌,我们先找地方躲雨,等雨停了再想办法。”
我们找到了一处废弃的石屋,躲在里面等待。小林一直安慰小雨,还给她讲笑话,逗得她笑了出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原来一个人的坚持和冷静,真的能带来不一样的力量。
雨下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停了。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原路返回,虽然走了很久,但大家都没再抱怨。回到营地后,老师看到我们回来,松了一口气,问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简单地说了说,老师表扬了我们,说我们表现得很成熟。
那天晚上,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小林又开始讲他的“脑残故事”,但这次,我听得很认真。我忽然明白,有时候,所谓的“脑残”并不是坏事,它可能是成长的另一种方式。也许正是那些看似荒诞的经历,才让我们学会了勇敢、团结和面对困难。
回校后的几天,我发现自己变了。不再那么消极,也不再总是逃避。我知道,那场“脑残游记”不只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后来,小林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照片,是他站在山顶上,身后是我们四个的背影,配文是:“高中记叙文 脑残游记III-精品。” 我笑了笑,点了个赞。
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我们青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