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老师布置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和不安。不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而是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于是,“烦恼的作文”就成了我最常面对的一道难题。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题目为《我的梦想》的作文。我本来以为这个题目挺简单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嘛。可当我真正开始动笔时,却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也不知道怎么把“梦想”这个词写得生动一些。我翻来覆去地写了几遍,结果每一篇都像是在应付差事,毫无感情、毫无新意。
更让我头疼的是,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忍不住反复修改,生怕被老师批评。但越是这样,越觉得写不出好内容。有时候,我会盯着稿纸发呆一整节课,脑子里全是“怎么办?怎么办?”这种焦虑的情绪,反而让写作变得更加困难。
其实,我也知道写作文并不是为了取悦老师,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为什么我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呢?是不是因为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后来,我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不再强迫自己一定要写出“完美”的作文,而是让自己放松下来,先写下脑海中想到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些零碎的句子、奇怪的想法。慢慢地,我发现写作并没有那么可怕,它更像是在和自己对话。
虽然“烦恼的作文”依然会时不时地出现,但我已经不再害怕它了。因为它让我学会了思考,也让我明白,写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流露。或许,正是这些烦恼,才让我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成长。
所以,即使作文仍然让我感到烦恼,但它也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