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小学语文课堂的观摩活动。这次观课不仅让我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本次听课的课题是《小英雄雨来》。授课教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她以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教态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开始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轻松而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鼓励他们从字词、句子到段落逐层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在讲解“雨来勇敢机智”的部分时,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并适时给予点评和补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此外,教师还巧妙地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对雨来面对敌人时的坚定态度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使得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在课堂结尾,教师布置了一项拓展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英雄”的短文。这一设计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通过此次观课,我深刻认识到,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与思想的统一,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次观课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