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对端午节的理解与感受。
二、活动准备:
- 彩色画纸、蜡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 端午节相关图片(如龙舟、粽子、艾草、香包等)
- 教师提前准备的端午节故事或视频资料
- 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幼儿说出“端午节”。
- 简要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以及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 展示端午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 提问:“你看到图中有什么?这些物品代表什么含义?”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 绘画创作(25分钟)
-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端午节元素进行绘画,如龙舟、粽子、香包、艾草等。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同时提醒他们注意构图和色彩搭配。
- 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端午节场景。
4. 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
- 幼儿完成作品后,组织他们轮流介绍自己的画作,讲述画中内容及自己的想法。
-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延伸活动:
- 在班级设立“端午节画展”,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墙上,营造节日氛围。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简单的端午节手工艺品,并带到幼儿园分享。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结合更多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