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 掌握文章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如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并能进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 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学会感恩父母。
-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情感意识。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北京。1972年因病双腿瘫痪,之后长期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作品多以人生感悟、命运思考为主题,语言质朴却富有哲理,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三、课文背景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母亲去世后。文章通过讲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愧疚之情。全文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四、内容解析
1. 主题思想
文章围绕“怀念”展开,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忽视母爱的悔恨与自责。
2. 结构分析
- 开头:以“那年秋天”引入,引出回忆。
- 中间: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 结尾: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 关键语句赏析
-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这句话简洁而沉重,表现出母亲的离去给“我”带来的巨大打击。
-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母亲临终前仍惦记着子女,体现出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五、写作特色
1. 细腻的描写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如母亲的动作、语言、表情)来表现人物性格与情感。
2. 情感真挚
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3. 象征手法
“秋天”不仅是季节的象征,也寓意着人生的萧瑟与离别,增强了文章的意境。
六、课堂活动设计
1. 朗读感悟
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小组讨论
-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作者为何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怀念?
- 你从文中感受到哪些情感?
3. 拓展延伸
- 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了解其人生经历与创作思想。
-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表达你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七、板书设计
```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主题: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情感:怀念、愧疚、感恩
手法:细节描写、象征手法
结构:回忆—现实—情感升华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母爱的珍贵。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如需配合PPT使用,可将以上内容整理为幻灯片,每页突出一个重点,配以相关图片或背景音乐,增强课堂氛围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