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画》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题画诗,虽仅有四句,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并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与哲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
原文: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翻译:
远远望去,山峦色彩分明;
靠近聆听,却听不到水流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花儿依然盛开;
有人走来,鸟儿也不飞走。
注释:
- 远看山有色:从远处看,山的颜色清晰可见,表现出山的轮廓和色彩。
- 近听水无声:走到水边,却听不到流水声,暗示这是一幅静态的画作,而非真实的自然景象。
- 春去花还在:即使春天已经过去,花朵依旧盛开,说明画中之景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 人来鸟不惊:有人走近,鸟儿也不惊飞,进一步强调画面的静谧与永恒。
赏析:
《画》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王维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看似寻常却极富意境的山水图景。诗中所写并非现实中的风景,而是一幅画,因此“水无声”、“鸟不惊”等描写都暗示了画的静态特征。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淡泊的心境。春天已过,花却依旧开放;人来鸟却不惊,这种“不变”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万物静美的向往。
此外,“画”作为主题,贯穿全诗,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性与哲理性。它不仅是对一幅画的描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升华。
总结:
《画》以其简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王维诗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画家的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与永恒的深刻思考。在短短四句中,王维巧妙地将“画”与“诗”融为一体,为中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