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研讨记录】时间:2025年4月5日
地点:学校教研室
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
主持人:李老师
记录人:王老师
一、会议主题:
本次集体备课围绕“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学策略”展开,重点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李老师首先分享了本学期将要讲授的几篇重点古诗文,包括《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她指出,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深厚的思想情感,是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素材。
张老师补充说:“古诗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字词解释上,更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写作背景,帮助他们建立与文本的深层联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
1. 情境导入法:刘老师建议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背景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2. 诵读与背诵结合:赵老师提出,古诗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和背诵,可以采用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之美。
3. 小组合作探究:陈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内容分析和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难点与对策:
针对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如文言词汇理解难、句式结构复杂等问题,老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 词汇积累:建议建立“文言词语小档案”,鼓励学生在课后整理常见实词、虚词,并结合例句加以巩固。
- 语感培养:通过反复朗读、仿写、改写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
- 文化背景渗透:强调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引入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五、作业设计建议:
1. 基础作业:完成课文翻译与重点句子赏析。
2. 拓展作业:根据所学课文,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手抄报,体现个人理解。
3. 实践作业:组织一次“古诗文朗诵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表达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气氛热烈,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大家一致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实效性。
最后,李老师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一步的备课任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记录人:王老师
日期: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