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全国9套大全)】201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作为当年考生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不仅体现了教育部门对语文素养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热点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全国共有九套高考语文试卷,分别由不同省份自主命题,每套题目的风格和立意各有特色,但都紧扣“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以下是对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整理与简要分析,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命题思路与写作方向。
一、全国卷Ⅰ(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现实中,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甚至轻视劳动。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劳动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观点和态度。
分析:
这道题围绕“劳动”展开,强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作文应注重从历史、现实、个人等多个角度切入,语言要真挚,观点要鲜明。
二、全国卷Ⅱ(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贵州、广西、海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一名叫维克多·弗兰克尔的心理学家,在集中营中经历了极端痛苦,却依然坚持研究人类的精神力量。他后来提出“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态度”,并因此成为心理学界的重要人物。
请结合材料内容,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人生、苦难与希望的理解。
分析:
这道题以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历为背景,强调人在困境中的精神力量与自我选择的重要性。作文应突出“信念”“意志力”“希望”等关键词,结合自身经历或历史人物进行论述。
三、全国卷Ⅲ(适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句话出自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引发了广泛讨论。
请结合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对“奋斗”与“幸福”的认识。
分析:
该题聚焦“奋斗”与“幸福”的关系,鼓励学生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等方面展开思考。文章需有明确的观点,并结合实际事例增强说服力。
四、北京卷
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 在《论语》中,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分析:
北京卷作文题更具开放性,既可从传统文化出发,也可从时代精神切入。第一题考查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能力,第二题则更贴近现实,强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五、上海卷
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们总是在不断寻找某种“确定性”。有人追求稳定,有人渴望变化;有人喜欢计划,有人习惯随遇而安。你如何看待这种“确定性”?
请以“确定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这是一道哲理类作文题,探讨人们对“确定性”的追求与态度。文章应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深入剖析“确定性”在人生中的意义与局限。
六、天津卷
作文题目:
请以“纪念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分析:
“纪念日”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话题,可以写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可以写国家、民族的历史事件。文章应有真情实感,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七、江苏卷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花解语,鸟善鸣。”——古人常以自然万物比喻人性,认为它们也有情感与智慧。今天,我们也在用科技手段赋予机器“语言”与“思维”。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语言”“智能”与“生命”的思考。
分析:
这道题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哲学等前沿话题。写作时应注意逻辑严密,思想深刻,语言优美。
八、浙江卷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如戏’,也有人说,‘人生不是戏’。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辨类作文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生”这一永恒主题。文章应有明确的立场,并能通过具体事例支撑观点。
九、山东卷(使用全国卷Ⅰ)
作文题目:
同全国卷Ⅰ。
总结:
201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整体上呈现出“贴近现实、注重思辨、强调价值导向”的特点。无论是关于劳动、奋斗、人生意义,还是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都体现了语文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与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备考的学生而言,理解题意、明确立意、积累素材、锤炼语言,都是提升作文水平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