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规范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学校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清洁工等。
一、健康体检制度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每年参加一次由正规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检查,取得有效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新入职人员在正式上岗前必须完成健康体检,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二、日常健康监测
食堂管理人员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状况的跟踪与记录。每日上岗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简单的健康询问,如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安排休息并就医,确保不带病上岗。
三、个人卫生管理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换衣、勤剪指甲,工作期间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帽子。严禁在操作区域内吸烟、吃东西或进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行为。保持个人仪表整洁,防止因个人卫生问题影响食品卫生安全。
四、培训与教育
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和卫生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五、奖惩机制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优秀的从业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规定、未履行职责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辞退处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应急处理
如发现从业人员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及时送医检查,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同时,做好食堂环境的消毒与通风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希望全体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