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急性胰腺炎教学查房】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查房,使临床医护人员深入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提升对本病的综合诊疗能力,强化多学科协作意识。
二、病例简介(模拟)
患者,男性,45岁,因“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既往有胆石症病史,长期饮酒史。查体:体温37.8℃,血压120/80mmHg,心率90次/分,呼吸16次/分。腹部检查: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淀粉酶升高至正常值的3倍以上,CT提示胰腺肿胀,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轻型)。
三、疾病概述
1. 定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指胰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发性炎症反应,常伴随胰腺组织的水肿、出血或坏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2. 病因分类
- 常见病因:
- 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道感染)
- 酗酒
- 高脂血症
- 药物因素(如硫唑嘌呤、雌激素等)
- 外伤或手术后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 其他(如感染、代谢异常等)
- 少见病因:
- 胰管阻塞
- 内分泌疾病
- 遗传因素
3. 发病机制
胰腺内的消化酶在未激活状态下被释放,进入胰腺组织,导致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同时,炎症因子释放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
四、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 腹痛:突发性、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常向背部放射
- 恶心、呕吐:常为频繁呕吐,呕吐后症状不缓解
- 发热:多为低热,重症者可高热
- 黄疸:若合并胆道梗阻可见
- 休克:重症胰腺炎可出现低血压、意识改变等
2. 体征
- 上腹部压痛,重者可有肌紧张
- 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
- 皮肤瘀斑(如Grey-Turner征、Cullen征)见于重症患者
五、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 | 说明 |
|----------|------|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 | 升高为诊断依据,但非特异性 |
| 腹部B超 | 初步评估胰腺形态及胆道情况 |
| 腹部CT | 明确胰腺病变程度,判断是否合并坏死 |
| 血常规、CRP | 反映炎症反应 |
| 血气分析 | 评估是否出现呼吸衰竭或酸碱失衡 |
六、诊断与分级
1. 诊断标准
- 典型腹痛+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正常上限3倍
- 影像学支持(如CT、B超)
2. 分级(基于改良CT评分)
- 轻型AP:无器官功能障碍,无局部并发症
- 中度重症AP:短暂器官功能障碍(≤48小时)
- 重症AP:持续器官功能障碍(>48小时)或局部并发症(如假性囊肿、坏死)
七、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
- 禁食、胃肠减压
-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止痛(避免使用吗啡,可用哌替啶)
- 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
2. 特异性治疗
- 病因治疗:如胆源性胰腺炎需及时解除胆道梗阻
- 抗感染:仅在合并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 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优于全胃肠外营养
- 重症监护:对于重症患者应转入ICU,密切监测并处理并发症
3. 手术指征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
- 胆道梗阻无法内镜解除
- 大量出血或穿孔
八、护理要点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记录出入量,维持有效循环
-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 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 健康宣教:戒酒、控制饮食、定期复查
九、预防措施
- 控制胆道疾病,定期体检
- 戒酒、控制血脂
- 合理用药,避免诱发因素
- 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十、总结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进展迅速、病情复杂的急症,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通过本次教学查房,希望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备注:本课件内容为原创整理,用于教学查房参考,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