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示范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 掌握“景阳冈”这一地名的背景知识,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叙事方式。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
- 引导学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武松勇敢无畏、机智果断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武松的性格特征。
- 难点:理解古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如景阳冈地图、武松画像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水浒传》的基本信息。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 导入新课
- 展示“景阳冈”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景阳冈’是什么地方吗?它和哪位英雄有关?”
- 引出课题,板书《景阳冈》,并简介《水浒传》的背景。
2. 初读课文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字词,教师适时指导。
- 教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断句。
3. 整体感知
-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
- 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精读品析,深入理解
1. 研读课文
- 分段落讲解,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武松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其性格特点。
- 对比其他人物(如店家、猎户)的言行,突出武松的个性。
2. 角色扮演
-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如“喝酒—上冈—打虎”等。
- 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心理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 语言赏析
- 分析文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古白话文的表达特色。
- 讨论:“为什么作者要用这样的语言来描写武松?”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 联系实际
-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景阳冈’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对“勇敢”“智慧”的理解。
2. 课外拓展
- 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中其他关于武松的故事,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
- 布置小作文:《我心中的英雄——武松》。
五、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 鼓励学生互评,提升自我反思与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
《景阳冈》
┌───────────┐
│ 人物:武松│
│ 事件:打虎 │
│ 语言:古白话 │
│ 主题:勇敢无畏 │
└───────────┘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今后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语文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