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一、原文节选:
余尝游于江之南,见山川之秀,林木之茂,溪水之清,而心旷神怡。因思古人有“洗心”之说,遂命工凿石为亭,名曰“洗心”。亭成,乃作记以志其事。
夫洗心者,非徒涤其外也,亦欲澄其内也。人之常情,多惑于物,乱于心,故须洗涤,以复其本然之性。若能洗心,则无妄念,无杂虑,心境清明,神气自安。
二、阅读理解题: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游于江之南——曾经
B. 命工凿石为亭——命令工匠
C. 名曰“洗心”——名字
D. 因思古人有“洗心”之说——因此想到
答案:C
解析:“名”在此处应为“命名”,而非“名字”。
2. 对“夫洗心者,非徒涤其外也,亦欲澄其内也”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洗心不只是清洗外面的污垢,还想要澄清内心的混乱。
B. 洗心不只是洗去外表的灰尘,也想让内心变得清澈。
C. 洗心不只是净化外在的环境,更希望净化内在的心灵。
D. 洗心不仅仅是清洁外部的东西,还要让内心平静下来。
答案:B
3. 文中提到“若能洗心,则无妄念,无杂虑,心境清明,神气自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通过“洗心”可以去除杂念和妄想,达到内心清净、精神安定的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心灵净化与修养的重视。
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建“洗心亭”并写这篇《洗心亭记》。
答: 作者在游览江南山水时,感受到自然之美,引发了对“洗心”这一理念的思考。他建造“洗心亭”是为了表达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并借此文记录自己的感悟,传达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道德修养的思想。
5. 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哲理性。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洗心”这一概念的理解。
答: “洗心”不仅是字面上的清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净化。它强调人们应当摆脱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纷扰,回归本真的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修养心灵。
三、参考答案汇总:
1. C
2. B
3. 表达了作者认为通过“洗心”可以去除杂念和妄想,达到内心清净、精神安定的状态,体现了对心灵净化与修养的重视。
4. 作者因游览江南山水,引发对“洗心”的思考,建亭并写记,旨在表达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并传达修养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5. “洗心”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净化,强调摆脱外界干扰与内心纷扰,回归本真,获得内心平和与安宁,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启示。
---
如需更多类似文言文阅读练习或解析,请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