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约定”、“守候”、“灯火”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友情的珍贵,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坚守承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树”与“鸟”的深厚情谊,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树”与“鸟”的对话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
- 教学挂图或板书设计
- 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们分别了,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出课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不懂的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分段阅读,理解情节
- 引导学生分段阅读,每读一段后提出问题:
- “树”和“鸟”之间有什么约定?
- 鸟为什么回来找树?
- 树最后变成了什么?
2. 分析人物情感
- 通过对话形式,让学生扮演“鸟”和“树”,体验彼此的情感。
-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细节,如“树”在风中摇曳的声音,“鸟”坚定的眼神等。
3. 小组讨论
- 分组讨论:你认为“树”和“鸟”的友情是否值得珍惜?为什么?
-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生活实际
- 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鸟’一样坚持承诺的人?或者你有没有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经历,增强情感共鸣。
2. 写话练习
- 写一段话,以“我最难忘的朋友”为题,写下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一件小事。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
“《去年的树》不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一首赞美生命与承诺的诗。希望同学们珍惜身边的朋友,学会感恩与坚持。”
(六)作业布置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写话练习,题目为《我最难忘的朋友》。
五、板书设计
```
《去年的树》
┌───────────────┐
│鸟——树 │
│约定 |坚守│
│回忆 |陪伴│
└───────────────┘
情感:珍惜、承诺、友情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同时,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