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读后感》】《桃花心木》是一篇充满哲理与人生启示的散文,作者林清玄用简单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讲述了种树人种植桃花心木的过程,并借此引申出对人生成长的思考。这篇文章看似讲述的是种树,实则是在讲述如何做人、如何成长。
文章中提到,种树人并不像一般园丁那样每天浇水、定时照料,而是“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才来一次,而且每次浇的水量也不固定。一开始,作者感到疑惑,甚至怀疑种树人的做法是否正确。直到后来,他才明白:种树人这样做是为了让桃花心木学会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从而变得坚韧不拔。如果总是依赖外力,它们就无法在风雨中站稳脚跟。
读到这里,我深受触动。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人生,也常常需要经历类似的“干旱”和“考验”。如果我们一直被保护、被照顾,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困难,那么一旦遇到挑战,就很容易崩溃。相反,那些在风雨中磨砺过的人,往往更能承受生活的压力,也更有能力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文章中的“桃花心木”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它们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经历风雨、阳光、干旱等种种考验。只有在这些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成长,才能真正扎根于生活之中,成为一棵挺拔有力的树。
读完《桃花心木》,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成长之路。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被安排、被引导,却很少主动去探索、去尝试。其实,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外界给予多少帮助,而在于我们是否具备独立面对风雨的能力。就像那棵桃花心木一样,只有在不确定中学会坚强,在变化中学会适应,才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桃花心木》虽然篇幅不长,但它带给我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它提醒我们,不要害怕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也不要畏惧成长中的艰难。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无情”的考验,最终塑造了我们强大的内心与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