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原文】管仲,名夷吾,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鲍叔曰:“吾尝为齐桓公出征,三战三走,管仲亦尝三战三走。其母病,故也。”鲍叔曰:“贤者有此心,而不能成事,非其智之不足,乃时之未至也。”
及鲍叔言于桓公曰:“臣闻圣人之治国也,必先择贤而任之。今管仲,天下之贤人也,若得而用之,可以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曰:“夫管仲,寡人之仇也。”鲍叔曰:“君欲霸王,非管仲不可。”桓公曰:“然则何以待之?”鲍叔曰:“请以礼致之,勿加刑。”于是桓公召管仲,亲迎于郊,授以政事。
管仲既相齐,修旧法,布新令,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其法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曰:“民以食为天,士以义为本。”遂使齐国大治,民富国强,诸侯皆服。
管仲卒,鲍叔牙荐隰朋以为相。隰朋贤,能承管仲之业,齐国复安。
太史公曰:管仲,世之贤人也。其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莫大焉。虽古之贤相,无以加也。然其生平多有争议,或谓其贪利,或谓其失德。然观其行事,皆出于国家之大义,非私心也。故曰:“管仲,天下之贤人也。”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