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月到中秋》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月到中秋》阅读答案,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8 22:50:24

《月到中秋》阅读答案】《月到中秋》是一篇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章,通过对中秋夜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团圆、思念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一、内容理解题:

1. 文章开头提到“月亮是中秋的主角”,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引出全文围绕“月”展开的描写,为后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奠定了基调。

2. 作者为什么说“月到中秋分外明”?

答:因为中秋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人们在这一天格外关注月亮,因此觉得它“分外明”。

3. 文中提到“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这反映了怎样的文化习俗?

答:这反映了中秋节期间人们通过挂灯笼来营造喜庆氛围,表达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二、语言赏析题:

4. 文中“月光如水,洒满庭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流水,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清澈和宁静,增强了画面感。

5. “月亮是游子心中最温柔的牵挂”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话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中秋节作为团圆节的重要意义。

三、主旨归纳题:

6.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描写中秋夜晚的月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人们对团圆、亲情和传统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7. 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寄托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拓展思考题:

8. 如果你是一个在外求学或工作的游子,你会如何度过一个“有月的中秋”?

答:我会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共赏明月,分享月饼,讲述彼此的生活,让距离不再成为思念的障碍。

9. 你认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还有哪些值得传承的文化内涵?

答:中秋节还蕴含着感恩、团圆、和谐等精神,这些文化内涵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总结:

《月到中秋》不仅是一篇描写中秋夜景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文化气息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