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8:53:02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记载了西汉时期著名使节苏武在匈奴长期坚守气节、不辱使命的感人故事。本文将对《苏武传》的原文进行逐段翻译,并进行对照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原文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匈奴,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愈益欲降之。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其余,皆曰:“当死。”

单于使卫律召武,欲令武屈膝。

武不动,怒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今欲使吾从俗,岂可得乎?”

遂不肯降。

单于愈益壮之,而欲以威胁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始得归。

二、翻译对照

苏武,字子卿,年少时因父亲的功绩被任命为官,兄弟几人都做了郎官。

后来逐渐升职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连续出兵攻打匈奴,常常派使者互相观察情况。

匈奴扣留了汉朝的使者,如郭吉、路充国等人,先后有十几批。

匈奴单于更加骄横,不是汉朝所期望的那样。

起初,苏武和李陵都是侍中。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他不敢去寻找苏武。

过了很久,匈奴单于让卫律去召苏武来审讯。

苏武对随从说:“如果丧失气节,辜负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呢!”

于是拔出佩刀自刺。

卫律非常震惊,立刻抱住苏武,派人去请医生。

他们挖了一个坑,点燃火堆,把苏武放在上面,用脚踩他的背部以让他吐血。

苏武昏死过去,过了半天才恢复呼吸。

随从们痛哭,把他抬回营地。

匈奴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

正好有人议论虞常,想趁机让苏武投降。

卫律用剑杀了虞常,其余的人说:“应当处死。”

匈奴单于让卫律再次召苏武,想让他屈服。

苏武不动摇,愤怒地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现在想要我顺从你们的习俗,怎么能办得到呢?”

于是坚决不投降。

匈奴单于更加敬重他,但仍然试图用威胁让他屈服。

于是把苏武关进一个大洞中,断绝了他的食物和水。

天下着雪,苏武躺在地上吃雪,和毡毛一起吞下去,几天后竟然没有死。

匈奴认为他是神人,就把苏武迁到北海边,让他放羊,等到公羊产奶才能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供应断绝,就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吃。

他拿着汉朝的符节放羊,无论睡觉还是起来都紧紧握着,节上的牦牛尾毛都掉光了。

经过五六年,终于得以返回汉朝。

三、总结

《苏武传》通过苏武在异国他乡坚持气节、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忠诚爱国的高尚品格。文中不仅有生动的情节描写,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苏武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

如需进一步了解《汉书》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阅读与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