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唐诗《蝉》古诗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唐诗《蝉》古诗,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00:06:37

唐诗《蝉》古诗】《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全诗如下: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蝉的习性与鸣声,实则借物抒怀,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品格和志向的追求。

首句“垂緌饮清露”,描绘了蝉的形态——它垂着细长的触须,栖息在树上,以清露为食,象征着高洁、清廉。这不仅是对蝉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操守的坚持。

次句“流响出疏桐”,说的是蝉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中传出,声音悠扬远播。这里的“流响”不仅指蝉鸣之声,也寓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与影响,即使身处幽静之处,也能发出不凡的声音。

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意思是说,蝉之所以能鸣声远播,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它站在高处,自然声传得远。这里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自信,认为真正的名声与影响力来自于内在的修养和地位,而非外力的助长。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层次分明,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更通过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这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正是唐诗中常见的艺术特色之一。

《蝉》一诗虽无华丽辞藻,却因意蕴深远而广为流传,成为古代咏物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虞世南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高洁、注重内在修养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