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高一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及主要业务。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储蓄存款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了解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理性理财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认识到储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储蓄存款的种类及功能;商业银行的性质与主要业务。
- 教学难点:
理解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支持经济发展,以及储蓄存款对国家经济稳定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有没有存过钱?为什么要存钱?”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银行储蓄行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2. 新课讲授(25分钟)
(1)储蓄存款的含义与类型
- 定义: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或单位将暂时不用的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代为保管并支付利息的一种金融活动。
- 分类:
- 活期存款:随时可以支取,利息较低;
- 定期存款:按一定期限存入,到期后支取,利息较高;
- 大额存单:面向个人的大额存款产品,利率高于普通定期存款。
(2)储蓄存款的作用
- 对个人:有助于资金保值增值,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 对社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支持经济发展;
- 对银行: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用于发放贷款、投资等。
(3)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 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经营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 主要职能:
- 吸收存款,提供储蓄服务;
- 发放贷款,支持企业与个人融资;
- 办理转账结算,促进资金流通;
- 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如信用卡、理财等。
(4)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简述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客户将钱存入银行 → 银行将部分资金贷给企业 → 企业用贷款进行生产 → 产生经济效益 → 银行获得利润 → 客户获得利息。
3. 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布置讨论题:“如果你有一笔闲置资金,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储存?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4. 拓展延伸(5分钟)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如“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储蓄与现代金融工具的区别,激发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兴趣。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储蓄是一种责任”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和互动讨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储蓄存款
1. 含义
2. 类型:活期、定期、大额存单
3. 作用:个人、社会、银行
二、商业银行
1. 性质:企业法人
2. 职能:存款、贷款、结算、服务
3. 业务流程简述
```
六、教学资源建议
- 教材:《思想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 视频资料:介绍银行运作流程的短视频
- 实践活动:参观当地银行或模拟银行操作
---
备注: 本教案根据高一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