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下册教案设计】一、教学主题:认识情绪,快乐成长
二、教学年级:一年级
三、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几种基本情绪(如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并能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 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常见情绪,理解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六、教学准备:
- 情绪卡片(包含不同表情的图片)
- 音乐播放器
- 小贴纸或奖励贴
-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开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特别有趣的世界——情绪世界。你们知道什么是情绪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比如开心、难过、生气、害怕等等。”
教师展示几张带有不同表情的图片,提问:“你们能猜出这些小朋友的心情吗?”
2. 新授(15分钟)
(1)认识情绪
教师出示“情绪卡片”,逐一介绍每种情绪的名称和表现方式,如:
- 开心:笑、蹦跳、手舞足蹈
- 难过:低头、掉眼泪、不说话
- 生气:皱眉头、咬牙、跺脚
- 害怕:缩成一团、躲起来、发抖
(2)情绪小故事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如:“小明今天早上起床迟了,来不及吃早饭,到学校后被老师批评了,他非常难过。”
提问:“你觉得小明现在的心情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 实践活动(15分钟)
(1)情绪模仿游戏
教师说一种情绪,学生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出来。例如:“请做出‘生气’的样子!”
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模仿的是什么情绪,并分享当时的感觉。
(2)情绪画一画
每位学生领取一张白纸,用简单的图画表达自己最近的一种情绪。完成后,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情绪,为什么这样画。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情绪,它们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感到难过时,可以找朋友聊聊天;当我们生气时,可以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情绪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表达和管理它。”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说说你今天最开心的一件事,或者最难过的一件事,看看他们是怎么安慰你的。”
八、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情绪表达能力。
-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情绪的理解程度。
- 课后与部分学生进行简短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一年级学生初步认识情绪,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情绪的理解与应对能力。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便于教师实际操作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