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的意思,登岳阳楼赏析(-诗词大全)】《登岳阳楼》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经典诗作,以其深沉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身世的感慨。
一、诗文原文
>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诗意解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了诗人多年向往却终于得以登临的激动心情。“洞庭水”象征着广阔无边的自然景象,而“岳阳楼”则是观景的绝佳之地。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与天地间的浩渺,展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开阔与胸襟的豁达。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低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现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处境,既有对亲人音讯断绝的无奈,也有自身年老体弱的悲凉。
最后两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将视角从个人情绪转向国家命运。战乱频仍、山河破碎,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禁泪洒衣襟,表达了对家国动荡的深切忧虑。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意蕴深远
全诗仅八句,但每一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用词简练却不失韵味,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2.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情感真挚,思想深刻
诗人以个人遭遇映射时代变迁,情感真挚动人,思想深刻,体现出一位士大夫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登岳阳楼》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清代学者沈德潜曾称赞此诗“气象雄浑,意境深远”,认为它不仅是陈与义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山水诗中的典范之作。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人学习古诗写作的重要参考。其情感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以及语言运用,都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结语
《登岳阳楼》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抒发个人情怀的诗篇。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在今天,这首诗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如你对古典诗词感兴趣,不妨多读几遍《登岳阳楼》,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与情感,或许会有新的感悟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