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绢中班户外体育教案】一、活动名称:
《丢手绢》
二、适用年龄:
中班幼儿(4-5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 宽敞的户外场地,确保安全无障碍。
2. 手绢若干(根据参与人数准备)。
3. 音乐播放设备(可选,用于背景音乐)。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今天我们要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名字叫‘丢手绢’。这个游戏不仅能让我们动起来,还能让我们的朋友更亲近哦!”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示范游戏规则:
- 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坐下,其中一人手持手绢站在圈外。
- 圈外的幼儿绕着圈走,边走边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 当歌曲结束时,将手绢悄悄放在某位幼儿的身后,然后迅速跑回原位。
- 被丢手绢的幼儿发现后,要立即起身追赶,若在圈外抓住对方,则换人继续游戏;若未抓住,则继续下一轮。
3. 游戏进行(15分钟)
-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相互配合,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
4. 总结分享(5分钟)
-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感受:“你最喜欢哪个环节?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 强调游戏中的合作与公平竞争的重要性,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六、注意事项:
1.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避免幼儿摔倒或碰撞。
2. 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调整游戏节奏,避免过度疲劳。
3. 鼓励所有幼儿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孩子被冷落。
七、延伸活动建议:
可以结合故事讲述或绘画活动,让幼儿回忆游戏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活动的理解和兴趣。
八、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丢手绢”这一传统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今后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当增加游戏变化,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