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2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2页),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05:19:41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2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2. 下列哪位人物被称为“人文始祖”?

A. 黄帝

B. 炎帝

C. 尧

D. 舜

3. 《史记》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班固

C. 司马光

D. 陈寿

4.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诸侯争霸

B. 周王室衰微

C. 百家争鸣

D. 战国七雄

5.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

A. 韩非子

B. 董仲舒

C. 孔子

D. 孟子

7.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水经注》

D. 《本草纲目》

8. 东汉末年爆发的农民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红巾军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9.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推动民族融合

C. 发展农业生产

D. 扩大疆域

10.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 公元581年

B. 公元589年

C. 公元618年

D. 公元626年

11. 唐朝的都城是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南京

12. 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并立,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处于

A. 统一局面

B. 分裂割据

C. 民族融合

D. 文化繁荣

13.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金刚经》

B. 《论语》

C. 《道德经》

D. 《史记》

14. 元朝设立的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 宣政院

B. 驻藏大臣

C. 伊犁将军

D. 乌里雅苏台将军

15.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 废除丞相

B. 设立锦衣卫

C. 实行八股取士

D. 设立三省六部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17. 秦朝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

18.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19. 唐朝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20.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 简述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意义。

22. 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这段话描述的是秦始皇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24. 阅读下列材料:

>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高祖纪》

请回答:

(1)这段话出自哪位皇帝的诏令?

(2)该诏令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一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论述题(20分)

25.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是一面镜子”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历史对现实的启示。

参考答案(教师专用)

一、选择题

1. C2. A3. A4. A5. C6. B7. A8. B9. B10. B

11. A12. B13. A14. A15. D

二、判断题

16. √17. √18. √19. √20. ×

三、简答题

21. 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

22.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包括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采用汉族官制等,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封建化进程。

四、材料分析题

23. (1)中央集权制度;(2)加强了皇帝权威,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

24. (1)北魏孝文帝;(2)推广汉语,促进民族融合;(3)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五、论述题

25.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通过回顾历史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例如,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带来了文化的繁荣,而清朝的闭关锁国则导致落后挨打。因此,历史对现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