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一、活动名称
《好饿的小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二、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通过故事倾听和互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观察与想象: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3. 情感体验:感受小蛇“饿”的情绪变化,体会故事中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4. 兴趣激发: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绘本《好饿的小蛇》(图文结合)
2. 小蛇头饰若干
3. 各种水果图片或实物(如苹果、香蕉、葡萄等)
4. 背景音乐(轻松活泼的儿歌)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蛇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蛇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小蛇的认识,激发兴趣。接着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教师模仿小蛇的声音:“我好饿啊……” 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边展示绘本图片,边讲述《好饿的小蛇》的故事:
“有一条小蛇,它非常饿,于是它开始在森林里找食物。它遇到了一个苹果,一口吞下去;又遇到一个香蕉,也吃掉了……最后它变得胖胖的,睡着了。”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停顿,引导幼儿猜测小蛇接下来会吃什么,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 互动讨论(5分钟)
教师提问:
- “小蛇一开始为什么很饿?”
- “小蛇吃了哪些东西?”
- “你最喜欢小蛇吃哪种食物?为什么?”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 游戏活动:我是小蛇(7分钟)
教师请幼儿戴上小蛇头饰,扮演小蛇,在教室中“寻找”食物。
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模仿小蛇“吞食”的动作,并说出“我吃了一个××”。
通过游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5. 结束环节(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好饿的小蛇》的故事,知道了小蛇是怎么找到食物的,还玩了好玩的游戏。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哦!”
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绘本和道具,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表演。
2. 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蛇吃的水果”,并讲述给同伴听。
3.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增强亲子互动。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互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如加入更多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语言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