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巧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杨亿巧对》是一篇古代文言文故事,讲述了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杨亿在面对皇帝出题时机智应对的故事。文章虽短,却生动展现了杨亿的才思敏捷与文化底蕴,是古代文人智慧的典型代表。
一、原文
杨亿,字大年,南剑州浦城人。太宗时,召试,赐进士出身。帝尝问曰:“卿年尚少,何以能文?”亿对曰:“臣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有子,皆能文。”帝笑曰:“此非汝之能也。”亿曰:“然则陛下亦有六官,岂非陛下之能乎?”帝称善。
二、翻译
杨亿,字大年,是南剑州浦城县人。宋太宗时期,他被召入宫中考试,被赐予进士出身。皇帝曾问他:“你年纪还轻,怎么就能写文章呢?”杨亿回答说:“我有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妻子和儿子,他们都会写文章。”皇帝笑着说:“这可不是你的本事。”杨亿接着说:“那么陛下您也有六位官员(指六部尚书),难道不是陛下的本事吗?”皇帝听了非常高兴,称赞他的机智。
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文中“六官”指的是什么?
- 答:指朝廷中的六部官员,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长官。
2. 杨亿为什么说“臣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有子,皆能文”?
- 答:这是杨亿为了说明自己并非唯一有才华的人,而是整个家庭都有文才,借此谦虚地回应皇帝的提问。
3. 皇帝为什么称赞杨亿?
- 答:因为杨亿用巧妙的方式将“六官”与自己的家庭成员相对应,既显示了他对典故的熟悉,又表现出极高的语言机智,令皇帝感到满意。
4.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杨亿具有哪些品质?
- 答:聪明、机智、幽默、善于应变,同时也有一定的谦逊态度。
四、总结
《杨亿巧对》通过一个简短的对话,展示了杨亿卓越的语言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他在面对皇帝的试探性提问时,不仅没有慌乱,反而以一种巧妙而风趣的方式化解了问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与修养。这篇文章不仅是语文学习中的好材料,也为后人提供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与机敏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