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保护耳朵》大班健康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保护耳朵》大班健康教案,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2:04:47

《保护耳朵》大班健康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对听觉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掌握保护耳朵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3. 激发幼儿爱护耳朵的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活动准备:

1. 图片:耳朵结构图、不同声音的图片(如汽车声、鸟叫声等)

2. 音频设备: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

3. 小实验材料:纸杯电话、小喇叭等

4. 健康儿歌或动画视频片段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声音,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传进耳朵里的吗?”

展示耳朵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耳朵的外形和功能。

2. 探索与发现(10分钟)

- 教师通过音频设备播放不同音量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大声”和“小声”的区别。

- 通过“纸杯电话”小实验,让幼儿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理解耳朵在听觉中的作用。

- 提问互动:“如果耳朵受伤了,会有什么后果?”

3. 知识讲解(10分钟)

-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耳朵的组成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 讲解耳朵的功能:帮助我们听声音、保持平衡。

- 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如不随便挖耳朵、避免长时间戴耳机、远离噪音环境等。

4. 情景模拟(10分钟)

- 设计情景游戏:“保护耳朵小卫士”,让幼儿扮演“小医生”,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例如:有人用手挖耳朵、有人在嘈杂环境中不戴耳塞等。

- 幼儿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5. 巩固与延伸(5分钟)

- 学习健康儿歌《保护耳朵》,帮助幼儿记忆保护耳朵的方法。

-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护耳小计划”,如每天少听音乐、不玩太响的玩具等。

四、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置“护耳角”,张贴保护耳朵的海报和小贴士。

2. 开展“安静教室”活动,鼓励幼儿在课间轻声说话,减少噪音干扰。

3. 家园合作,发放“保护耳朵”小手册,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用耳习惯。

五、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理解。活动中注重互动与参与,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际案例,进一步深化幼儿对耳朵健康的认知。

六、注意事项:

- 活动过程中注意控制音量,避免对幼儿听力造成影响。

- 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幼儿,应给予更多关注和个别指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