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原文注释翻译与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陈涉世家》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记述了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生平事迹。这篇文章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的经典篇目。本文将从原文、注释、翻译、字词解析、课文理解以及相关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这一内容。
一、原文节选(部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二、注释与翻译
1.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 注释:
- 陈胜:即陈涉,字涉。
- 阳城:地名,今河南登封东南。
- 吴广:字叔,与陈胜同为起义军领袖。
- 阳夏:古地名,今河南太康一带。
- 翻译: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2.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注释:
- 佣耕:给人做工种田。
- 辍耕:停止耕作。
- 怅恨:惆怅、不满。
- 苟富贵:如果将来富贵。
- 翻译: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受雇种田,有一次他停下农活站在田埂上,久久不语,说:“如果以后有人富贵了,不要忘记彼此。”
3.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注释:
- 会天大雨:恰逢天降大雨。
- 道不通:道路被阻断。
- 度已失期: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 法皆斩:按照法律都要被斩首。
- 翻译:
正赶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延误了期限。延误期限按法律规定都要被处死。
4.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注释:
- 乃谋:于是商量。
- 亡:逃跑。
- 举大计:发动起义。
- 死国:为国家而死。
- 翻译:
陈胜和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而死!”
5.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注释:
- 宁:难道。
- 有种:有天生的贵贱之分。
- 翻译:
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就有的吗?
三、字词解析
| 词语 | 解释 | 例句 |
|------|------|------|
| 少时 | 年轻的时候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 佣耕 | 受雇种田 | 尝与人佣耕 |
| 怅恨 | 悲伤、不满 | 怅恨久之 |
| 苟 | 如果 | 苟富贵,无相忘 |
| 会 | 恰逢 | 会天大雨 |
| 度 | 估计 | 度已失期 |
| 亡 | 逃跑 | 今亡亦死 |
| 举大计 | 发动起义 | 举大计亦死 |
| 等死 | 同样的死 | 等死,死国可乎 |
| 宁 | 难道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四、课文理解
《陈涉世家》通过叙述陈胜、吴广的出身、志向、起义过程及其影响,展现了秦末社会的动荡与人民对压迫的反抗精神。文章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尤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成为后世激励人心的名言。
文中陈胜虽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敢于挑战权威,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反抗精神。他的行为虽然失败,但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重要象征。
五、拓展延伸
1. 历史背景:秦朝统治严苛,赋税沉重,民不聊生,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开端,为后来的刘邦、项羽推翻秦朝埋下伏笔。
2. 文学价值:司马迁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陈胜的形象,使其成为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平民英雄。
3. 现实意义:文章启示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理想、有勇气,就能改变命运,推动社会进步。
六、总结
《陈涉世家》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经典篇目,更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人民抗争精神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原文的深入解读、字词的细致分析以及课文内涵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如需更多练习题、知识点归纳或写作素材,欢迎继续关注本系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