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初一上数学导学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初一上数学导学案,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02:08:58

初一上数学导学案】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零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感,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数轴的表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 难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前预习

1. 请回忆小学所学的整数和分数知识,思考它们是否可以表示所有的数?

2. 查阅资料或课本,了解什么是“负数”,举出三个生活中常见的带有负数的例子。

3. 在数轴上标出以下数字:+3,-2,0,+5,-4。

四、课堂内容

1. 有理数的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1, 2, 3,以及分数、小数等,统称为正数;而像-1, -2, -3这样的数叫做负数。正数、负数和零合起来叫做有理数。

2. 数轴的认识

数轴是用于表示数的一种图形工具,它由三个要素构成:

- 原点:代表0的位置。

- 单位长度:表示每个刻度的长度。

- 正方向:通常向右为正方向。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 有理数的加减法

- 同号两数相加: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 = +8,(-4) + (-2) = -6。

- 异号两数相加: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绝对值相减。

例如:(+7) + (-3) = +4,(-5) + (+2) = -3。

-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例如:(+6) - (-2) = (+6) + (+2) = +8,(-3) - (+4) = (-3) + (-4) = -7。

五、课堂练习

1. 计算下列各题:

(1) (-7) + (-3) = ?

(2) (+9) - (-4) = ?

(3) (-5) + (+2) = ?

(4) (+6) - (+3) = ?

2. 在数轴上标出以下各数,并比较大小:

-2 和 +1,-4 和 -1,+5 和 -3。

六、课后作业

1. 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题1至5题。

2. 自己编写一道有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3. 预习下一节“有理数的乘法”。

七、教学反思(教师用)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数轴,增强直观感知。在讲解加减法时,采用分步讲解、举例说明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今后可加强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理数的能力。

备注: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建议结合教材与练习册进行巩固复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