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粗心的小画家教案及反思】一、活动名称:
《粗心的小画家》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力。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想象,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注意细节,养成细心做事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展示一幅“粗心”的小画家画作)
2. 彩色笔、画纸、黑板、白板笔等绘画工具
3. 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粗心的小画家”画作,提问:“你们看,这幅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觉得画得怎么样?”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引导他们发现画面中的错误或不协调之处,如:颜色不对、比例失调、人物缺胳膊少腿等。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粗心的小画家”的故事:
“有一个小朋友,他非常喜欢画画,但他总是很马虎,画的时候不仔细看,结果画出来的画总是出错。有一天,老师让他画一棵树,他画了好久,可是一抬头,才发现自己把树叶画成了小花,树枝也歪歪扭扭的……”
3.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再次出示那幅“粗心”的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
- “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 “如果让你来帮忙修改,你会怎么改?”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建议。
4. 幼儿创作(15分钟)
请幼儿模仿“粗心的小画家”,先画一幅“有问题”的画,再尝试修改它。
要求:
- 第一步:随意画一幅“粗心”的作品
- 第二步:对照原图或同伴的作品,找出问题并进行修改
5. 展示与分享(7分钟)
邀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细心”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细心小画家”角,提供各种需要细致操作的绘画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观察与专注。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粗心的小画家”为主题,通过故事导入和互动讨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观察与创作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体现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1. 部分幼儿在创作时过于急于完成,忽略了细节,说明还需加强耐心和细致的引导。
2. 在讨论环节中,有些孩子表达不够清晰,今后可以多提供语言支架,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想法。
3. 活动时间安排稍显紧凑,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完成修改任务,下次可适当延长创作时间。
总体而言,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细心”的重要性。未来将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