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一、
“只有儿童挑促织”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原诗为: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句描绘的是一个秋夜,诗人看到远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隐约传来孩童挑灯捉蟋蟀的声音,由此引发了他对家乡和童年的怀念之情。
“只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重点在于“儿童”与“挑促织”这两个意象。“挑促织”指的是古代儿童在秋天用小灯笼或灯光捕捉蟋蟀的一种活动,常用于游戏或娱乐。而“只有”二字则强调了这种场景的孤独感和童趣,也暗示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句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生活画面,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对童年的深切思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唐代诗人叶绍翁《夜书所见》 |
原文句子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词语解释 | - 儿童:年幼的孩子 - 挑促织:用灯光吸引并捕捉蟋蟀的游戏 |
诗意理解 | 描绘秋夜中儿童玩耍的场景,表达诗人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 |
表达情感 | 孤独、思乡、怀旧 |
文化背景 | 古代儿童在秋季常进行“挑促织”的活动,是民间常见的娱乐方式 |
诗歌主题 | 通过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三、结语
“只有儿童挑促织”虽简短,却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一个秋夜生活片段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也能体会到他们对亲情与故乡的深厚感情。
以上就是【只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