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密”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常表示“秘密、严密、亲密”等含义。但在文言文中,“密”的用法和意义更为丰富,不仅包括现代汉语的含义,还包含一些特有的用法和引申义。本文将对“密”在文言文中的常见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不同语境下的解释。
一、文言文中“密”的常见含义
1. 隐秘、不公开
在文言文中,“密”常用于表示事情或信息的隐秘性,如“密谋”、“密信”等,强调不为人知。
2. 严密、周密
“密”也常用来形容计划、措施、结构等的严密性,如“密布”、“密计”。
3. 亲密、亲近
在某些语境下,“密”可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如“密友”、“密亲”。
4. 密集、稠密
表示数量多或空间紧密,如“密林”、“密雨”。
5. 私密、私下
指私下进行的行为或关系,如“密谈”、“密室”。
二、文言文中“密”的具体用法举例
词语 | 词性 | 含义 | 出处/例句 |
密谋 | 动词 | 秘密谋划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项王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因留沛公与饮。……(此处虽未直接出现“密谋”,但“密”字常见于类似语境) |
密布 | 形容词 | 布置严密 | 《后汉书·王符传》:“密布星图,以观天变。” |
密友 | 名词 | 心腹朋友 | 《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此处虽未直接出现“密友”,但“密”可作“亲密”解) |
密林 | 名词 | 密集的树林 | 《水浒传》:“林冲雪夜上梁山,密林深处,忽见一人。” |
密谈 | 动词 | 私下交谈 |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乃密与魏延议,欲自将兵取潼关。” |
三、总结
在文言文中,“密”字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隐秘、不公开(如“密谋”、“密信”)
- 严密、周密(如“密布”、“密计”)
- 亲密、亲近(如“密友”、“密亲”)
- 密集、稠密(如“密林”、“密雨”)
- 私下、私密(如“密谈”、“密室”)
这些用法在不同的历史文献中均有体现,体现了“密”字在文言文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四、表格总结
字词 | 含义 | 用法 | 示例 |
密 | 隐秘 | 动词/形容词 | 密谋、密信 |
密 | 严密 | 形容词 | 密布、密计 |
密 | 亲密 | 名词 | 密友、密亲 |
密 | 密集 | 形容词 | 密林、密雨 |
密 | 私密 | 动词 | 密谈、密室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文言字词的含义,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