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有多少字】《劝学》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所著的一篇重要文章,出自《荀子·劝学》。这篇文章以劝勉人们勤奋学习为主题,语言精炼、逻辑严密,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劝学》的字数情况,本文将从原文内容出发,进行总结并列出详细的数据表格。
一、文章简介
《劝学》全文共分为多个段落,围绕“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文中引用了大量比喻与典故,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语言生动,寓意深刻。
二、字数统计(原文)
根据常见的古籍版本,《劝学》的原文共计 296 字(不含标点符号)。以下是逐句统计后的结果:
序号 | 原文句子 | 字数 |
1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 7 |
2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8 |
3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8 |
4 | 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 | 10 |
5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 | 12 |
6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9 |
7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4 |
8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12 |
9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11 |
10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11 |
11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11 |
12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11 |
13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11 |
14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10 |
15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7 |
16 |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7 |
17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12 |
18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10 |
19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9 |
20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8 |
21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8 |
22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8 |
23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8 |
24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18 |
25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6 |
三、总结
《劝学》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不仅内容深刻,而且文字简练,全文共计 296 字(不含标点)。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文章每句字数大致在7~18字之间,整体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无论是对古文爱好者还是学生群体来说,《劝学》都是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还提供了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劝学》一文共有 296 字,是一篇短小精悍却内涵丰富的哲理散文。通过对全文的分析与统计,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语言风格与思想深度,也进一步体会到古人对于学习的重视与追求。
以上就是【劝学有多少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