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阅读

2025-09-14 17:17:04

问题描述: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阅读,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7:17:04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阅读】《工之侨献琴》是出自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著的《宋学士文集》中的一篇寓言式散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名叫工之侨的琴师献琴于朝廷,却因琴的外表与内在不符而遭到贬斥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社会上重形式、轻实质的风气,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才实学的推崇。

一、

《工之侨献琴》讲述了工之侨制作了一把精美的琴,并将其献给朝廷。起初,官员们对这把琴赞不绝口,认为它是一件稀世珍品。然而,当他们发现琴的音色并不如外表那样完美时,便开始质疑它的价值,甚至认为它是赝品。最终,工之侨因被误解而感到失望,感叹世道不公。

文章通过这一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外在的华丽并不能完全代表内在的价值。真正的好东西,往往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而不是仅凭表面判断。

二、重点词句解析

文言词语 释义 出处
工之侨 人名,工匠之子,擅长制琴 《工之侨献琴》
献琴 进献琴 首句
奇之 认为奇特、罕见 “人奇之”
谓其伪 认为是假的 “或谓其伪”
感到羞愧、后悔 “乃惭而去”

三、人物分析

人物 角色 行为表现 性格特点
工之侨 制琴者 用心制作琴并献于朝廷 勤奋、有才华、真诚
官员 社会代表 重外表,轻实质 浮躁、虚荣、缺乏识人眼光

四、主题思想

《工之侨献琴》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 重表轻里:社会上很多人只看外表,忽视内在品质。

- 真才难得:真正有才华的人常常不被理解。

- 世态炎凉:现实世界中,有时善良与努力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五、启示与反思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则寓言,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它提醒我们:

- 不应以貌取人,应注重内在品质;

- 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要全面、客观;

- 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时间来证明。

结语:

《工之侨献琴》虽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对古代社会风气的写照,也是对现代人价值观的一种警示。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听其言,观其行”,不被表象迷惑,才能真正识别出有价值的东西。

以上就是【工之侨献琴文言文阅读】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