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的意思和出处是什么】“循规蹈矩”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遵守规矩、按部就班,不越界、不逾矩。它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一个人行为端正、有原则时。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循规蹈矩 | 指遵循规矩,按照常规办事,不越轨、不越界。 |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守规矩”,通常带有褒义色彩,但也可能隐含缺乏创新或灵活性的意味。
二、成语出处
出处 | 内容 |
《汉书·东方朔传》 | “夫士之好名者,必能守节;守节者,必能循规蹈矩。” |
虽然“循规蹈矩”这一完整成语最早见于《汉书》,但其含义与“遵礼守法”、“守规矩”密切相关。后来在历代文献中,这一成语逐渐成为常用表达。
三、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一直循规蹈矩,从不违反公司规定。 | 表示某人行为端正、守规矩。 |
这种循规蹈矩的做法虽然稳妥,却也缺乏新意。 | 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指出过于保守。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安分守己、按部就班、恪守本分 |
反义词 | 胡作非为、我行我素、标新立异 |
五、总结
“循规蹈矩”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用于形容人行为合乎规范、不越界。它源于古代文献,经过长期使用,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既可用于赞美,也可用于批评。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演变过程或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可继续探讨。
以上就是【循规蹈矩的意思和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