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啊】“叹为观止”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看到的事物非常精彩、令人赞叹不已。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叹 | 表示感叹、惊叹 |
为 | 相当于“是” |
观止 | 指看到极致、最完美的景象或事物 |
整体意思:
看到某种事物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让人忍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
二、出处与典故
“叹为观止”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吴公子札来聘……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可几矣?’……见舞《韶濩》,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怨。’……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可几矣?’……”
后世在引用时,逐渐将“观止”引申为“看到了极致”,因此“叹为观止”便成为形容事物高超、令人敬佩的常用成语。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举例 |
赞赏艺术作品 | 他的书法作品真是叹为观止。 |
表达对技艺的佩服 | 这位厨师的手艺真是叹为观止。 |
描述自然风光 | 看到那壮丽的山河,真让人叹为观止。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叹服、拍案叫绝、心悦诚服 |
反义词 | 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
五、注意事项
- “叹为观止”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该成语强调的是“看到后的震撼感”,而非单纯的“好”。
- 不宜用于形容普通事物,应适用于高水平、高质量的事物。
六、总结
“叹为观止”是一个表达高度赞赏的成语,常用于描述艺术、技艺、自然景观等达到极高水平的事物。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敬佩之情,也反映了对事物品质的高度认可。
关键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形容事物极其精彩,令人赞叹 |
出处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达敬佩 |
近义词 | 叹服、拍案叫绝 |
反义词 | 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叹为观止”的含义及其使用方式,帮助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以上就是【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