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其二翻译】《马嵬(其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于《马嵬》组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回顾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马嵬坡的悲剧,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帝王爱情与权力更迭的深刻思考。
一、诗歌原文:
> 李商隐·《马嵬(其二)》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诗歌翻译:
原文 | 翻译 |
海外徒闻更九州 | 在海外听说还有另外的九州,但终究无法实现。 |
他生未卜此生休 | 他生的命运还不可知,而这一生已经终结。 |
空闻虎旅传宵柝 | 只听到禁军夜间巡逻的梆子声,却再无晨钟暮鼓。 |
无复鸡人报晓筹 | 再也没有宫中报晓的宦官来安排朝政。 |
此日六军同驻马 | 这一天,六军在马嵬坡驻马不前。 |
当时七夕笑牵牛 | 那年七夕,他们还嘲笑牛郎织女的相会。 |
如何四纪为天子 | 为什么做了四十年的皇帝? |
不及卢家有莫愁 | 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卢家有莫愁女幸福。 |
三、
《马嵬(其二)》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帝王权势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矛盾。诗中“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一句,生动刻画了宫廷生活的荒废与衰败;“此日六军同驻马”则暗示了权力崩塌的瞬间。结尾“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更是对帝王生活的一种讽刺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商隐 |
诗题 | 《马嵬(其二)》 |
体裁 | 七言律诗 |
主旨 | 借古讽今,反思帝王爱情与权力 |
核心意象 | 马嵬坡、六军驻马、七夕牵牛 |
语言风格 | 含蓄婉约,富有历史感 |
思想内涵 | 对帝王生活的讽刺与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历史背景或艺术特色,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