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的意思是什么】“漏网之鱼”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追捕、审查或清理过程中逃脱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本应被捕捉或处理的对象却意外逃脱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漏网之鱼 |
拼音 | lòu wǎng zhī yú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若夫贤者,不以利害动心,不以得失移志,虽有金玉满堂,不以为宝;虽有华屋高堂,不以为安。故能保其身而全其名,不失其道,不为外物所诱,不为权势所屈。此则贤人也。若夫不肖之人,贪图富贵,不顾廉耻,虽有百计千方,终不能逃于法网。唯其不肖,故能漏网。” |
字面意思 | 鱼从渔网中逃脱 |
引申含义 | 指本应被捕或被处理但侥幸逃脱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犯罪分子、违规人员、错误信息等未被发现或逃脱惩罚的情况 |
二、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
- 例句:
- 这个案件中有两名嫌疑人趁乱逃走了,成了漏网之鱼。
- 虽然他试图掩盖罪行,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没有成为漏网之鱼。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用于褒义:虽然字面上是“鱼”,但“漏网”是贬义词,因此整个成语带有负面色彩,不宜用于表扬或夸奖。
2. 注意搭配:通常与“法网”、“抓捕”、“审查”等词语搭配使用。
3. 避免滥用:不要将“漏网之鱼”用于无关的场合,如形容“没买到的商品”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逍遥法外、逃脱制裁、漏网者 |
反义词 | 落网之鱼、落入法网、绳之以法 |
五、结语
“漏网之鱼”作为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逃脱者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避免成为“漏网之鱼”,同时也应支持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