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坞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025-09-20 22:52:12

问题描述:

坞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22:52:12

坞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坞”是一个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的汉字,其含义较为丰富,主要与地理、军事和建筑有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坞”的使用范围和具体意义有所变化,但总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防御性或居住性的建筑结构。

以下是对“坞”在古代含义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不同语境下的解释。

一、

“坞”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一种小型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聚落或建筑。它既可以是村落、堡垒,也可以是水边的土台或山间的寨子。在军事上,“坞”常用于驻军或防御敌人;在日常生活中,它也可能指居民聚集的地方。

根据《说文解字》,“坞”字本义为“小障也”,即小的屏障或防御工事。随着历史的发展,“坞”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或区域,尤其在南北朝、唐宋时期较为常见。

此外,“坞”还常与“村”“寨”等词搭配使用,如“坞堡”“坞口”“坞城”等,进一步说明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表格:坞在古代的不同含义及示例

词语 含义 说明 示例
小型防御性建筑或聚落 用于驻军或村民自保 《晋书·王导传》:“筑坞以自守。”
坞堡 防御性堡垒 有围墙、壕沟的军事设施 北魏时期北方多有坞堡,用以防备外敌。
坞口 坞的入口或关卡 多位于山口或河岸,便于控制进出 《水经注》:“坞口设栅,以防盗贼。”
坞城 带有城墙的坞 比坞更坚固、规模更大 唐代一些地方设有坞城作为军事据点。
坞村 依附于坞的村庄 居民围绕坞而居,形成聚落 南北朝时期,坞堡周围常有坞村。

三、结语

“坞”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社会结构、军事防御和地理环境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在面对战乱、自然灾害时的生存智慧和组织能力。通过了解“坞”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文化特征。

以上就是【坞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