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乎?而独为是见,其自多也。”后来被引申为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试图去动摇强大的事物,结果注定失败。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不自量力、盲目自信,企图以自身有限的力量去挑战不可战胜的对象,最终只会徒劳无功。
“蚍蜉撼树”原意是指蚂蚁(蚍蜉)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弱小的人或势力试图挑战强大的对象,结果注定失败。该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自量力、盲目自信的行为。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行为虽有志向,但缺乏实际能力或条件,难以成功。
表格:蚍蜉撼树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蚍蜉撼树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字面意思 | 蚂蚁摇动大树 |
比喻意义 | 力量微小者试图挑战强大者,注定失败 |
使用场景 | 批评不自量力、盲目自信的行为 |
现代用法 | 形容努力但缺乏实力的尝试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 |
语法结构 | 主谓结构 |
常见搭配 | “蚍蜉撼树,自不量力”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蚍蜉撼树”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行为的深刻反思。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处境,避免盲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