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done是什么时态】在英语语法中,动词的时态是表达动作发生时间的重要工具。其中,“was + done”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常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下面将对“was + done”是什么时态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用法和特点。
一、
“was + done”是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一种形式,具体来说,它属于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这个结构由“be动词的过去式(was)”加上“过去分词(done)”构成,用来表示某个动作在过去被施加于主语。
例如:“The book was read by him.”(这本书是他读的。)
在这个句子中,“was read”就是“was + done”的结构,表示“被读”的动作发生在过去。
这种时态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但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而非执行者。
- 在科技、新闻、学术写作等正式场合中较为常见。
- 当动作的执行者不重要或未知时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was + done”只能用于单数主语,如果是复数,则应使用“were + done”。
二、表格展示
结构 | 含义 | 用法 | 示例 |
was + done |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 The cake was eaten.(蛋糕被吃了。) |
were + done |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复数) | 与“was + done”相同,用于复数主语 | The cars were repaired.(这些车被修好了。) |
时态类型 | 被动语态 | 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 | - |
主语 | 单数 | 若为复数则用“were” | - |
常见场景 | 新闻、报告、说明文等 | 强调客观事实 | - |
三、小结
“was + done”是英语中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动作,且动作的承受者是句子的主语。它在正式文体中应用广泛,有助于突出事件本身而非执行者。掌握这一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需要客观陈述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