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全诗】一、
《衙斋卧听萧萧竹》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官署中静听竹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清廉为政的坚定信念。
诗中“衙斋卧听萧萧竹”一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暗示诗人虽身处官场,却心系百姓。后两句“疑是民间疾苦声”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则直接点明主题,体现出诗人对基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清官的仁爱之心与责任感。
二、诗歌原文及解析
诗句 | 解析 |
衙斋卧听萧萧竹 | 诗人独自在官署中躺着,听到竹子被风吹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孤独的氛围。 |
疑是民间疾苦声 | 听到竹声,仿佛是百姓的苦难之声,表达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
些小吾曹州县吏 | 我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地方官员。表现出诗人谦逊的态度。 |
一枝一叶总关情 | 即使是一枝一叶,也牵动着诗人的心,强调诗人对百姓生活的细致关怀。 |
三、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仅以画竹闻名,更以诗文表达对民生的关注。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后人喜爱。
四、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全诗仅四句,用词通俗易懂,但意境深远。
- 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百姓的深情厚意。
- 思想深刻:体现了一位清官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五、结语
《衙斋卧听萧萧竹》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郑板桥个人情怀的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生动体现。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体察民生冷暖。
以上就是【衙斋卧听萧萧竹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