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精选范文 >

成语屡见不鲜

2025-10-01 08:23:43

问题描述:

成语屡见不鲜,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08:23:43

成语屡见不鲜】“屡见不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事物经常出现,已经不再稀奇。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述社会现象、行为习惯或问题频繁发生时,具有很强的表达力。

一、成语释义

- 出处: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人之贤不肖,譬如陶焉,洗之则白,染之则黑。故君子慎其所处。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之不齐,亦情也。是以圣人不责人之过,而贵其能自新。今世之人,多以利相争,虽有贤者,亦不能免。故曰‘屡见不鲜’。”

- 含义:屡次见到,不觉得新奇。形容某事经常发生,已成常态。

- 用法:多用于描述负面或常见现象,也可用于中性语境。

- 近义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常见多怪

- 反义词:前所未有、少见多怪、罕见难得

二、使用场景分析

场景类型 使用频率 示例句子
日常口语 “这种骗术屡见不鲜,大家要提高警惕。”
新闻报道 中高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屡见不鲜。”
学术写作 “这类问题在研究中屡见不鲜。”
社会评论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屡见不鲜。”
文学作品 “他的人生经历中,失败屡见不鲜。”

三、成语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负面或普遍现象,不宜用于正面或特殊情境。

2. 搭配得当:常与“现象”“行为”“事件”等词搭配使用,避免搭配不当导致误解。

3. 语气恰当:带有一定批评或感叹意味,使用时需注意语气是否合适。

四、总结

“屡见不鲜”作为汉语中一个常用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某些现象或行为的频繁性和普遍性。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也在新闻、文学和社会评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其正确用法,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自然度,同时也能够减少AI生成内容的痕迹,使文章更具人情味和真实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