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绝秦赵之欢的绝是什么意思】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含义较为复杂,尤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例如,“而绝秦赵之欢”的“绝”字,就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本文将从语境、词义和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绝”的不同含义及具体应用。
一、
“而绝秦赵之欢”的“绝”字,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经典故事——“完璧归赵”。原文为:“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在这段话中,“而绝秦赵之欢”的“绝”字,意为“断绝、终止”,意思是“如果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被破坏”。
“绝”在古文中是一个多义词,常见的含义包括:
1. 断绝、停止(如“绝交”、“绝路”)
2. 极、最(如“绝妙”、“绝顶”)
3. 独特、罕见(如“绝技”、“绝世”)
4. 死亡、终结(如“绝嗣”、“绝命”)
但在“而绝秦赵之欢”这一句中,“绝”显然是“断绝”的意思,表示“使秦赵之间的友好关系终止”。
二、表格总结
词语 | 词性 | 常见含义 | 在“而绝秦赵之欢”中的含义 | 例句/出处 |
绝 | 动词 | 断绝、停止 | 断绝、终止 | “而绝秦赵之欢”(《史记》) |
绝 | 形容词 | 极、最 | —— | “绝妙”、“绝顶” |
绝 | 名词 | 死亡、终结 | —— | “绝嗣”、“绝命” |
绝 | 动词 | 独特、罕见 | —— | “绝技”、“绝世” |
三、结语
“而绝秦赵之欢”的“绝”字,在语境中应理解为“断绝、终止”,指秦赵之间原本的友好关系被破坏。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不能脱离上下文,需结合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综合分析。通过本篇文章的总结与表格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绝”字的多种用法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