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诗意】“竹外桃花三两枝”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题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意境清新,语言简练,历来被奉为写景佳作。
一、诗歌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诗意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热爱。诗中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触觉与嗅觉的体验,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 第一句:竹林之外,几枝桃花悄然开放,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第二句:春江水温渐升,鸭子最先感知到温暖,体现了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第三句:河岸上长满了蒌蒿,芦苇刚刚发芽,显示出春天的生长节奏。
- 第四句:此时正是河豚准备洄游上岸的时候,进一步点明季节特征。
整首诗画面感强,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三、诗歌内容对比表
诗句 | 字面意思 | 诗意解读 | 情感表达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竹林之外有几枝桃花 | 春天的开始,花开花落 | 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春天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道 | 动物对温度的感知 | 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蒌蒿遍布地面,芦芽刚刚冒出 | 春天植物的生长状态 | 对自然规律的观察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正是河豚准备洄游的时候 | 季节的变化与生物习性 | 对自然循环的赞美 |
四、总结
《惠崇春江晚景》虽短小精悍,却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律动。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中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情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