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字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斫”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它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主要与“砍、削、凿”等动作相关。以下是对“斫”字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基本含义
词性 | 含义 | 示例 |
动词 | 砍、劈、削 |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其中“斫”表示用力砍伐。 |
动词 | 凿、雕刻 | 在工艺或建筑中,“斫”常指对木材、石料进行加工处理。 |
名词 | 一种工具 | 在某些古籍中,“斫”也指一种木工工具,类似于斧头或凿子。 |
二、引申含义
- 比喻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斫”有时象征着一种粗暴、直接的行为方式,如“斫木为舟”,强调行动力而非精细操作。
- 文化象征:在古代匠人文化中,“斫”代表了手工技艺的原始与质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材料的利用与改造能力。
三、常见用法与搭配
搭配 | 含义 | 例句 |
斫木 | 砍伐树木 | 他独自一人在山林中斫木建屋。 |
斫雕 | 雕刻、加工 | 匠人将一块木头斫雕成精美的艺术品。 |
斫伤 | 受伤、被砍伤 | 战场上,士兵被敌人的刀斧斫伤。 |
四、现代使用情况
随着语言的发展,“斫”字逐渐淡出日常用语,仅在以下场合中使用:
- 文言文或古诗词中
- 专业术语(如木工、雕刻行业)
- 文学创作中作为修辞手段
五、总结
“斫”是一个具有鲜明动作色彩的汉字,主要表示“砍、削、凿”等行为,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其在传统文化和艺术领域仍有一定价值。理解“斫”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古文和欣赏传统工艺。
表:斫字含义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zhuó |
笔画 | 12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基本含义 | 砍、削、凿 |
引申含义 | 象征粗暴、直接的行为;工艺中的加工 |
使用场景 | 古文、工艺、文学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书面语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斫”字虽不常见,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值得我们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