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无赖是哪首诗】“最喜小儿无赖”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其中“最喜小儿无赖”一句,形象地刻画了小儿子调皮可爱的模样,成为全词中最生动、最富情趣的部分。
一、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晚年隐居江西上饶时所作,借田园生活抒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词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其中,“最喜小儿无赖”一句,用“无赖”形容小儿子的顽皮可爱,既表现出孩子天性中的活泼,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纯真生活的喜爱与怀念。这一句也成为该词中最具感染力和趣味性的部分。
二、相关资料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清平乐·村居》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 |
出处 | 《稼轩词》 |
创作背景 | 晚年隐居江西上饶,远离官场,过着田园生活 |
词中名句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释义 | 最喜欢的是小儿子调皮可爱,躺在溪边剥莲子吃 |
用词特点 | 白描、口语化、贴近生活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
三、延伸理解
“无赖”在古代常有贬义,但在辛弃疾的笔下,却成了对孩童天真烂漫的赞美。这种反讽式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词更加生动有趣,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对家庭生活的深切眷恋。
此外,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后世也广为流传,成为描写乡村生活的经典之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最喜小儿无赖”并非贬义,而是辛弃疾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深情回忆与赞美。这也提醒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正是最真实、最可爱的存在。